关于防电信诈骗的安全提示

时间:2015-03-12浏览:1266设置

各位老师、同学:

近段时间以来,电信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我院也接连发生数起电信诈骗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广大师生的财产安全,扰乱了学院的正常管理秩序。为切实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防止受骗上当,治安保卫办特作以下安全提示:

一、诈骗分子常用手法

1.诈骗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百货、XX大酒店)刷卡消费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XX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或是根据其电话指引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者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

2.使用拨号器撒网式拨打电话,接入语音电话,以电话欠费、有法院传票未取等为由,冒充电信局和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称事主名下登记的座机电话有高额欠费情况,并称事主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事主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等情节恐吓事主相信后,诈骗人要求事主配合“公、检、法”及银行工作,以“保护”事主财产为由,用电话指挥事主在银行ATM自动柜员机上操作,将事主个人和家庭存款转账到诈骗人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内诈骗事主钱财。

3.诈骗分子谎称是淘宝客服,打电话给受骗者,以交易冻结为名给受骗者发送链接,要求受骗者按照链接网站提示进行操作,在受骗者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银行卡号和密码等信息输入网站后,划转受骗者网上银行帐户中的资金。

4.诈骗分子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受骗者有未取的快递。随后,骗子会询问受骗者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以便进一步诈骗。甚至,骗子还会称快递里有毒品等违禁品,并转到“公检法”系统,最终,仍是要求受骗者打钱。

5.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骗者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后,谎称受骗者购物中奖,奖品往往是汽车、电脑、手机等大奖,但是对方提出领取奖品需要缴纳所得税、支付运费等,要求受骗者汇款。

6.冒充运营商客服人员,谎称系统出错,多扣了用户的话费,应予退回。当事主同意后,骗子要求事主提供账号和密码。事主一旦轻信,账号和密码就被骗子掌握。

7.诈骗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骚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8.诈骗分子通过拨打“一声响”电话(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或以短信形式发送“您的朋友13XXXXXXXXX为您点播了一首XX歌曲,请你拨打9XXXX收听。”一旦回电话听歌,就可能会造成高额话费或定制某项短信服务,造成手机用户的财产损失。

二、防范诈骗的措施

1.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2.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资料,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3.发现可疑信息或接到可疑电话时,及时向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求证。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并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及时报案。

4.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网络、短信要求缴纳各种费用,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提供安全账户为您的存款进行保护的,要记得“四不”: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防止受骗。

5.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三、警方防骗提示

1.请不要完全相信来电显示。诈骗分子使用的任意显号软件,可以冒充和任意显示任何单位的任何号码。犯罪分子还经常会让受骗者拨打114核实电话号码真伪。

2.教育管理部门一般不会直接与学生个人联系,更不会要求学生提供个人账号。

3.公、检、法机关和金融等部门的电话是不同的电话平台,不能相互直接转接。

4.公检法机关不会采用电话取证的方式开展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

5.没有任何单位建立所谓的“安全账户”。

6.对“000”开头的国际网络电话要谨慎接听。

7.接到可疑电话,请拨打110电话报案或咨询。

8.防骗基本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及时报案。

治安保卫办24小时值班电话:80270287

科文学院治安保卫办

2015年3月11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