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学院举办“青春返场话成长——校友说”第三期活动

时间:2024-12-16浏览:12设置

活动现场

张莹莹做分享交流

刘振做分享交流

互动提问

 文理学院于12月12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小报告厅举办了“青春返场话成长——校友说”第三期活动。活动特邀四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优秀毕业生返校作交流分享,文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英、学工办主任程开龙以及23社工、24社工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江苏师范大学哲管学院李同老师主持。

四位校友结合自己的历程,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刘振校友现就职于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本科到博士,再到成为大学教师的求学求职经历。他鼓励同学们无论未来选择社工方向的研究还是投身一线社工工作,都要持之以恒,不忘初心。同时,他还结合自己的考研历程,勉励有考研意愿的同学要脚踏实地,提前规划,打牢基础,争取早日上岸。

张莹莹校友现为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医务社工部社工,社会工作师。她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医务社工的工作日常,激励同学们要坚定自己的选择,绝不轻言放弃。

缪佳俊校友现任昆山市乐仁乐助社会创新机构总干事,苏州市吴江区与公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理事长、总干事。他围绕自己选择社工职业的初衷,分享了自己在社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勉励同学们要勤于学习,善于观察,广泛积累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金松松校友现任昆山市乐仁公益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事业部主管。他结合自己所在社工团队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行业环境两个维度,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他坚信社会工作的未来充满光明,并呼吁更多同学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共同壮大社工队伍。

在提问环节,四位校友根据自己的学习与工作经验,就与会同学提出的关于社工专业考研方向、实习路径、复习策略以及社工行业的地域差异、入职要求、行业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

最后,李同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强调,从事社工工作需要具备三方面的品质:一是要有不怕吃苦的勇气。社工之路虽艰辛,但未来充满希望。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发扬革命精神,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二是要有奉献自我的精神。社工行业发展存在地域差异,他呼吁更多同学能够投身到社工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与青春。三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做社工易,但持之以恒难。他希望同学们能够扎根社工行业,坚守初心,坚定信念,不断耕耘,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此次活动不仅拉近了校友与在校生的距离,更为社工专业的同学们全面分析了社工行业的发展态势、现状以及广阔的职业前景。通过与校友们的深入交流与互动,社工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有了更加清晰而深入的认识,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更加明确与坚定。


(一审:郑官青,二审:程开龙,三审:张海英)


返回原图
/